在写正文前,我先表明立场,此文不偏不倚,纯粹是客观分析问题。
自从疫情发生后,中小商户的日子不好过,客流减少,大家要求降租减租,将自己与业主方的博弈摆在了台面上。
但商户与商场业主就只能是“你强我弱”、“此消彼长”的关系吗?并不是。
疫情席卷而来,商户纷纷要求减租
刚过去不久的3月,全国大面积封控,实体店、商场歇业,给商户们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这种情况下,多地商户通过“关档抗议”的软性方式,要求降租、减租和免租,希望在经济困难之时,与业主共担风险,争取喘息空间。
其中广州、郑州银基、杭州四季青的声势较大,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如果不是因为实在压力大,我们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来要求减租,希望业主能够体谅一下我们。”四季青一商户说道。
在商户们看来,平时租金一直偏高;尽管如此,也经常出现“一铺难求”的情况。以前有生意时,租金不成问题,但现在人流锐减,压力很大。
除了租金压力外,还有人工成本、商品的折损费用、仓储成本等等,从这个层面来说,商户要求减租是可以理解的。
据秦丝进销存销售人员走访市场发现,由于疫情影响,租金的居高不下,很多商户都暂时撤退,所以有很多商场的铺位是空着的。
同时,他们也放弃了春夏款,等待7月份的秋冬款。而这段时间的过渡,希望业主能够帮一把,撑过去就好了。
不是不愿减租,而是业主日子也不好过
疫情的席卷,其实每个人都不好过,不管哪行哪业。
为什么今年业主没有主动降租,大家就开始抗议呢?主要是因为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不少商场主动减租。
因为有商场免租的“先例”,因此一些没有实行免租的商场遭到了商户的集体“罢黜”。除了真的经营困难要求减租外,还有不少是道德绑架。
“你坐在那收租,有什么压力?国家都要求减租了,你为什么不执行”不少商户是这样看待的。
相比2020年,除了国有资产外,民企商场业主主动减租的情况明显减少,并不是不愿意减租,而是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实体零售业客流下降很大,乙方业绩普遍下滑,政府也要求甲方减免房租费用等,但甲方费用大幅上升,收益急剧下降,两头压缩的厉害。”一业主无奈地表示。
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只要一出现疫情就要封控,凭码进入,严重的地方直接关停,而背后业主的成本也是一直存在的。
商场虽然是体量与资金雄厚的一方,但商场每月的成本很可能需要支付高额的银行利息,还有人力成本、税务成本等。
如果轻易减租,就是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支出,没有人为他们兜底,自然他们也不敢为商户兜底。
而这,就容易造成甲乙双方的矛盾。
“该不该减租”是义务还是道德?
之所以业主和商户出现矛盾,很大原因是没有厘清“该不该减租”是义务还是道德?
如果是道德,那业主不减租是正常的,不能进行道德绑架;如果是义务,那就该按照条款来办事。
提到义务,建议广大商户在签订租赁合同时,仔细看看条款,如果有提到遇到“不可抗力”时,商场应该减免一定的租金,那我们可以要求照合同来。
而疫情基本上是可以定义为“不可抗力”的。
所有的矛盾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沟通,双方摊开来把话说清楚,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大家都能渡过难关。
如果盲目地关档抗议,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做法,不可取。毕竟让同样的受害方来帮助另一方,最后的结果是双双溺水。
所以,关于资金强大的业主方该不该减租这事,得全面看待。
甲乙双方从来不是博弈的关系
我们总是习惯性思维,认为出租方与承租方之间存在天然的强弱势关系,包括甲方与乙方的关系也是如此。
因此会产生“零和思维”,这明显有失偏颇。
业主和商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果商户因为经营困难而撤退,对业主来说也不是好事。
同样,如果业主能够伸手一把,不仅能减轻商户的压力,更能提振他们的信心。
而这一切,一定要建立在充分沟通、互相理解、心甘情愿的基础上。
面对困难,唯有团结才能安然度过。
好在,疫情三年让我们深刻地明白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