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技术变革及其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孕育兴起,推动着服装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秦丝科技为中国超过200万批零商户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引领着行业发展,助力万千服装实体商户转型。”
说实话,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国外品牌在中国“横行霸道”,心里多少有点失落,我们的国产品牌去哪了?
“中国是最大的时尚消费国,也是最大生产国,但却没有什么时尚话语权。一说大牌,在大家嘴边的都是国外品牌。”
以前谈到服装、鞋帽和包包,大家想到的就是国外品牌,这在哪个国家都是不正常的,是需要改变的。
好在,深入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开始觉醒;近年来,我们的国货慢慢起来了。
01、阿迪败退,一众欧美品牌陨落
阿迪达斯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北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7%,EMEA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同比增长99%,拉丁美洲同比增长230%,亚太地区增速只有66%。
聚焦到大中华区,收入只有10亿欧元,同比下降16%,也是阿迪达斯二季度唯一一个收入负增长地区。
其实看到这数据并不奇怪,在国货当自强的背景下,国外品牌衰退是早晚的事。
这是国民和国货共同努力的结果。
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外品牌开始在国内出现明显的衰退之势呢?应该是H&M公开抵制新疆棉花。
随后,各大商场纷纷掀起了关闭H&M的浪潮,包括支持H&M的阿迪、耐克等一众欧美品牌,也逐渐没落下去。
事后,当耐克CEO称属于中国时,大家并不买账。
据悉,阿迪、耐克门店的客流量减少了70%左右,这其中是因为大众抵制情绪还是国货自强呢?秦丝认为后者更多一点。
即使欧美等品牌质量可能好点,但价格是国产的两倍以上,性价比的确不高,谁也不是傻子。
耐克4月销售额腰斩,季度业绩环跌15%;H&M二季度降28%,中国市场体量第三跌至第六。
还有ZARA,GAP等快时尚界的品牌,在国内也逐渐节节败退,纷纷掀起关店潮。
国货崛起总算是看到曙光了。
02、安踏、鸿星尔克、汉服等国货崛起
这一次东京奥运会是最不受待见的一届,赞助商们苦不堪言,但是有一个品牌却是幸运的,那就是安踏。
大家除了记住我们的金牌得主外,安踏也得到了大量的曝光和关注,营销很成功。
截至8月5日,安踏股价年内累计上涨了40%,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港元。
鸿星尔克由于郑州捐款之事,引发消费者的“热情消费”,7月23日当天的业绩就暴涨25倍,一直到现在,大家对鸿星尔克还是持续消费。
这背后是对鸿星尔克豪气捐款的大大点赞,同时也是对国货的认可,大家都不希望好的国产品牌就此没落下去。
同时,这几年汉服高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从1.9亿元猛增至63.6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借势乘风破浪的品牌还有李宁、安踏、波司登、太平鸟男装等。它们登上国际时装周,与设计大咖合作、推出IP联名款等,带来耳目一新之感。
尤其是波司登被称为羽绒服界的“国货之光”,强势逆转,在科技、品质、设计上不断下功夫,内外兼修,变身潮牌,畅销72个国家。
商务时装Lily早在2005年就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新秀UR也在2018年出征东南亚、英国,正面迎战快时尚巨头Zara等。
这种局面是任何人都希望看到的,国潮兴起已是大势所趋。
也许道路很难,但只是时间问题。
03、国潮正当时,如何乘势而起?
我们国家有全世界最好的服装制造工厂,是全球第一纺织业大国;同时丰富的原材料供应来源,棉、麻、毛、丝产量大、区域集中。
更何况,中国是最大的时尚消费国,市场大,底蕴深厚,国货发展起来不难。
我们都在说,现在服装生意太难做了,疫情反复,竞争激烈,电商冲击;但是有没有想过,人均消费水平是每年都在逐渐提升的,服装消费总量也是在提升的。
所以,机会依然在,实体商家破局的关键在于三点:质量、设计和渠道。
质量
大家都强调一分钱一分货,低端是有市场,但是这个一亩三分地会不断地减小;因为加入的人多了,消费的群体也往中端走了。
所以,商家们提高服装质量是破局之一。
设计
欧美品牌此前在中国风靡的重要原因在设计,审美比国产上一个档次。
再比如当初波司登质量不差,也差点没落。后来在设计上下了大功夫,总算挽救了颓势,实现逆转!
而汉服虽然有文化因素,但设计优美,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这值得商家们好好想想其中的缘由。
渠道
大部分的商家现在还是主打实体门店,而近两年疫情对门店的影响想必都记忆犹新,很多中小店铺都关门大吉。
门店的局限在于获客难,渠道太单一;所以结合线上,扩展获客渠道太重要了。
单纯的线下门店,人少;单纯的线上,体验感差;唯有两者结合才是王道。
尤其疫情反复的情况下,更让不少人认识到,线上线下结合,才能实现增长,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国潮当下,所有商家们更应该抓住这一波浪潮,积极突围。
疫情之下,即是机遇,一个改变传统销售模式的机会,再不改变市场都被别人瓜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