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公告——《国家药监局关于27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
据通告显示,不合格产品中,有10个批次的染发膏烫发液、2个批次的婴童产品、13个批次的防晒产品、2个批次的护肤产品,其中还包括曼秀雷敦、郁美净、韩雅、科玛、有喜、肌缘、里海之谜、章华、瑞虎、老中医等大品牌、大企业。
近年来市场上产品抽检不合格消息层出不穷,前段时间也出现过大商场服装抽检不合格的新闻。产品安全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对于化妆品从业人员来说,选品之路难上加难。
以前,店里有什么产品,只要跟客户讲:产品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客户就会乖乖的掏钱了,但现在,店老板不断跟客户联系加微信,客户都不一定会买账。这就是现在和以前的区别。
2010年那会儿,其实价格就是产品的价格,而今天价格=商品+(体验、服务、环境……)。但是做服务也好,做体验也好,无非就是把产品卖给消费者。
那如何能在保证产品合格的前提下,选到好的产品让客户开开心心买单呢?
好看、好玩比价值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消费者已经从纯粹地去获取更低的价格到现在越来越理性。还是那句话,客人来你店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她的问题,这个很关键。
什么叫经过市场考验?比如某化妆品牌店有一个手霜品牌,在日本有60多年历史。当时选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打开之后涂在手上很厚,还有股类似樟脑丸的味道。他们有选一个60ml规格的(支装),也有大的(差不多120ml,罐装),最后惊奇地发现一罐罐的销量很好。可以想象的是,很多人买了第一支之后就会回来买第二次,这个时候选择大的买。
以美迪惠尔为例,它的针剂水库面膜市面上原来卖109.9元,但其实很多店家后来都只卖79或者69的价位段,这就是个增量的东西,流量很大。大家卖69.9元的其实也心知肚明,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还有别的一些产品,销量可能不高,但是能带来利润和口碑认可,客户粘性也很强,就可以列入选品名单。
举个例子,日本贝印睫毛夹,某化妆品牌店人员收到4个颜色的SKU,但销售数据是一样的,只是客人选的颜色不一样而已。他们花了4倍的时间去采购、入库、调给门店;同时花了4倍的时间门店盘点,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指向同一款单品)。
大家也可以回头想一下,自己店里有多少这样的东西,又耗费了多长时间在无谓的盘点上。很多时候我们给客人很多无谓的选择。所谓精选和聚焦,就是要看具体的SKU到底产生了多少效应,无效的要及时清除。
精彩推荐>>>
1、【社会热点】微信出新规,大量账号被封停,老板们要怎么应对?
2、【行业分析】昔日服装行业标杆溃败:谁的库存更干净,谁就能赚钱
3、【生意干货】快手1分钟带货1万,批发老铁们如何抓住这波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