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年才公布融资消息 这个做服装的在想啥
  • 来源:亿邦动力网
  • 2017-03-17 15:08

大家还记得去年跟明星衣橱因商标之争而“撕起来”的衣布到位吗?这个曾融资千余万元的企业,其实只是其集团公司互联网服装产业链的其中一环。就在今天,该产业链中的另外“一环”也曝出了融资消息。

就此,我们跟衣布到位集团创始人、CEO刘轶,聊了聊他的服装供应链事业。

据悉,衣布到位集团旗下服装设计师品牌孵化器——衣快链,已于去年5月份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乾明投资与佛山市黄飞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本轮资金将用于整个服装供应链的系统开发、设计师资源整合以及店铺运营等业务。

之所以选择时隔近一年之后才对外发声,刘轶表示,截至去年年底,三个子公司已经把互联网服装供应链全部打通。否则,现在也不会主动曝出融资信息。

2017031605514896782227651.jpg

刘轶和他的团队(前排中间为刘轶)

刘轶所说的三个子公司,是指衣布到位集团旗下的衣布到位、衣快链和云制造。根据官方公开信息,衣布到位集团定位互联网服装供应链一站解决提供商,旗下的衣布到位是一家B2B面辅料交易平台,云制造定位“服装工业4.0智能工厂”,而作为集团互联网服装供应链生态最后一个闭环的衣快链,则主要孵化原创设计师品牌。

2017031606214896783454825.jpg

衣布到位集团的互联网服装生态链

衣快链的初衷:让设计师好好活着

在衣快链上,一个常见的场景是,设计师把他们设计的款式直接上传到终端系统,店长可通过iPad、App等线上渠道下单或者参加订货会进行线下下单。值得一提的是,衣快链还推出了“区域锁款”功能,即在一定区域内,一个款式只能被一个商家下单,避免同行间的恶性竞争。

在互联网服装行业里,孵化原创设计师概念的平台很多。比如原创设计师集合店MAGMODE名堂、原创设计师电商平台尤物、服装设计师作品孵化平台原创界以及设计师KOL孵化器原创猫。这些平台的一个共性是,为优秀设计师/作品提供一个展示、生产以及销售的渠道和服务。

刘轶向亿邦动力网表示,跟行业里的其他玩家不同,衣快链会用其供应链优势,帮设计师解决从打样、产品研发、规模生产、包装以及面料端等完整的流程,并利用终端店铺的资源,推广品牌。

“个性化需求的增多的同时,也涌现出越来越多有品牌梦的设计师。大部分优秀的设计师,都非常感性。我希望他们靠自己的才华活着,但他们对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能力很弱,衣快链要做的就是用最性价比的成本控制供应链。”刘轶向亿邦动力网表示。

发展方面,目前衣快链旗下共有50余位合作设计师,孵化了数个原创设计师服装品牌。其中,三生物是衣快链孵化的第一个原创设计师品牌。今年,衣快链预计将在国内开17家品牌店。按照规划,这些店铺店铺主要以深度合作为主。

根据刘轶的描述,衣快链品牌店铺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类直营店。加盟方与衣快链共同开店,平台店铺设计风格、品牌调性等由平台统一提供,加盟方参与店铺运营。按照出资比例,加盟方与衣快链共同分担成本及分成。

二、联营。经销商跟平台合作,由经销商自己经营,平台仅提供供货及相关指导服务。

三、完全投资。加盟方只投资,平台负责店铺整体运营,与平台签协议,平台保证投资收益率。协议期间,若达不到预期收益率,投资人可以选择退出。协议结束后,若投资店铺不盈利,平台返还投资人本金。

产业链布局背后:用了10年研究ZARA模式

得益于对潮流的快速反应、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较低的价格,ZARA在促使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同时也获取了高额的利润。

采访中,刘轶言语间掩不住他对ZARA的崇敬之情。刘轶表示,他从2006年开始研究ZARA,当时想不通ZARA何以实现“门店到门店”14天完成生产周期。后来发现ZARA本身有面料市场,全世界600多个设计师,把所有的潮流资讯回馈到市场里去。面料市场负责生产面料,设计师按照面料去研发开发,开始小批量生产,并在欧洲管道系统进行运输,店长直接下单。只要产能足够,总部即可马上调配。

“衣布到位集团在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只是我们没有碰配送环节。”刘轶表示。

衣布到位的盈利也与此类似。刘轶认为,早期的服装产业链,以强品牌化为主。一件衣服从设计、生产、配送到终端店铺,服装加价率一般在4~8倍之间,像女装加价率甚至可能高达8~10倍。强品牌化运作和高加价率,使得实体加盟店获益颇丰。近些年电商的冲击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为高额的加价率买单,对于店长而言,更期望的是能直接拿到热销的款式。

盈利方面,衣快链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去掉中间批发档口的层级加价之后,产生的价值。“加价率不高的情况下,赚钱是很容易的。这样的话,平台(衣快链)就有价值,这也是投资方看好的地方。”

健康的闭环比盈利更重要吗?

互联网服装产业链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也并不是说思路对了就能做成。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互联网服装产业链是健康的呢?

刘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平台可自己形成一个闭环,且具备自我造血能力;二、遵守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思维,平台利润来自于效率的提升。

“平台不能单纯靠资本活着,那样没有任何意义,资本只是锦上添花。平台不能一味的追求高估值,推崇估值,然后不停地找接盘侠,那是饮鸩止渴。”刘轶补充道。

2017031682714896784794244.jpg

刘轶在朋友圈发的一张分布式云制造协同平台示意图

事实上,这种跳过中间二三级市场,直接从一级市场拿货的模式,其实在纺织服装行业相关数据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以下简称为中纺联流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2016年,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地型市场保持较高增速,重点监测的市场单位中,总交易额增长率分别为11.07%、8.06%、6.59%;但销地型市场则持续下降,总交易额增长率分别为-4.32%、-2.48%、-2.44%。2015年,我国纺织服装市场建设规模达饱和状态。2016年,新开工市场投资增大,新开业市场投资减缓。

2017031670714896785117521.png

(编者注:上图市场单位数有所差异,故只统计增长率供读者参考。其中,2014年共有43家重点监测市场单位,包括21家销地型市场、22家产地型市场;2015年共有45家专业市场,包括24家产地型市场、21家销地型市场;2016年共有41家专业市场,包括24家产地型市场、17家销地型市场。)

业内人士称,在物流、交货期、产品品类以及对客户要求的反馈速度上,产地型市场背后有强大的产业集群为支撑,要远远强于销地型市场,而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让产地型市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才显得更具市场竞争力。而销地型市场一直负增长,应该有一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终端(包括线上线下)跳过销地型市场,而直接去产地型市场拿货。

对于行业趋势,刘轶也有他自己的观点:“B2B市场经历了三个阶段:1.0信息撮合,2.0类自营撮合,3.0交易+增值服务。1.0的时代和红利期已过,若还未进入2.0或3.0,请尽管转型和放弃。”

早在2016年6月12日,刘轶在朋友圈写道:“睡到半夜,被梦中的杀伐声惊醒……原以为顺利拿到融资,可以舒一口气,睡一个安稳觉,原来不是……融资不可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因为中国人的嗅觉很灵敏的,你的对手不仅层出不穷,而且借助刷单大把大把地拿钱,他们喜欢用钱把对手砸趴下,用钱砸出一个市场,我有时候甚至希望资本寒冬来得更猛烈些,我倒要看看你们还有多少弹药可以挥霍。”

近一年之后的今天,融资消息正式对外放出,不知道今晚刘轶能不能睡个安稳觉呢?

(更多资讯请关注秦丝官方公众号:秦丝生意百科

©  秦丝科技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