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能看到一些大V们对Uber开始品头论足,自然多是溢美之词,这让我想到去年大V们热捧特斯拉的景象。就连我一直很敬仰的雕爷(对啦,雕爷,您还欠着我的一个采访呢),安心做生意好久都没有抛头露面了,都要出来跟我们自媒体抢饭碗了,撰文盛赞Uber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雕爷一出必是佳作,那必须仔细拜读,结果却有些失望。在这里和雕爷商榷一下,Uber该不该拿诺贝尔奖?
先拿这篇文章的标题《论Uber为什么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来说,标题一如雕爷往常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文章开头就是“前几天,我的司机回老家休假,我又懒得开车,就天天用易到、滴滴、和Uber的专车服务,结果用出超多的心得——简单的给出结论,就是:易到和Uber都应该活下来,而滴滴应该失败。”
雕爷,咱都自己做生意了,又是圈里的名人大V,这么点评别人真的好吗?这些脏活累活得罪人的活,不应该是我们自媒体干的吗?当然,言论自由,这都无所谓。
往后看,论证过程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了,我曾一度怀疑这是谁冒用了雕爷的名字,坏雕爷的名声呢。文章说,Uber有史以来第一次解决了人类经济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定价。因为Uber的价格是根据供需情况来决定的,高峰时期车少人多,所以价格可能是平时的几倍,低峰时期车多人少所以就很便宜。
我想弱弱的问一句,这跟打车软件的加小费功能有啥本质上的区别呢?跟其他专车高峰期给司机补贴有啥本质上的区别呢?跟餐厅下午茶特价有啥本质上的区别呢?难道雕爷不知道百度广告竞价排名系统吗?人家早都是靠竞价解决了需求与定价问题呀,雕爷是不是觉得百度广告竞价体系也应该一起上台领个诺贝尔奖呢?
接着雕爷又开始大谈Uber的定价如何科学,反衬滴滴专车“为了竞争拍脑袋”定价格,老美的技术就是牛逼啊,能让专车比出租车还便宜。可问题是雕爷您老人家跟人司机聊过吗?人民优步之所以比出租车便宜,是因为Uber在后台给司机车费之外两倍的补贴好吗?举个例子,一个30块钱的订单,司机除了从乘客那里收的30块钱之外,Uber的后台再给60块钱的补贴,一共就是90块钱,跟什么技术大数据系统算法没半毛钱关系。
那么Uber为啥要做活雷锋给司机两倍的补贴呢?Uber在全球只有中国才有人民优步这样赔钱赚吆喝的产品,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滴滴快的太牛逼了。如果不用明显低于滴滴快的也就是出租车的价格,Uber在中国根本没戏,而这样的价格,只有通过高额补贴才会有司机愿意接单,更何况司机还会考虑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的司机补贴政策。滴滴快的推出一号快车以后,大量Uber的司机和用户都转向一号快车,其实只要肯花钱,没啥事情做不到。
脱离具体市场情况去谈论产品设计和运营策略的优劣,都只是书生的纸上谈兵。雕爷犯的第二个逻辑错误是认为Uber司机端不显示目的地,司机不能挑活,所以只要就近强行派单,效率最高。我只能说雕爷肯定没坐过几次Uber。只要在北京坐过三次以上Uber的人,肯定遇到过被Uber司机接单之后拒载的情况。一般规矩是“机场火车站不去(因为怕被抓)、五环外的地方不去(因为Uber只对五环内的路程有奖励)、路不熟的地方不去、不想去的地方不去”,自从Uber主打新一代约炮社交软件之后又多了一条,乘客不是妹子不去……
在目前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不让司机按照目的地选择订单,实际上无异于将司机在接单前挑活的环节放到了接单后。最可气的是,由于司机取消订单会影响奖励收入,所以Uber的司机一般会要求乘客自己取消订单再重新叫车。如果乘客不幸在司机接单五分钟之后取消订单,系统会自动扣除乘客一定的费用,时间越长,扣费越多。
更为奇葩的是,Uber没有客服电话,投诉只能通过邮件。所以如果你不幸被Uber司机放了鸽子,耽误了时间扣了钱,要么自认倒霉,要么像买彩票一样默默等待Uber客服的邮件回复。
我在想,如果同样的状况换做一家国内互联网公司,还不得被大V们喷死啊?给司机补贴叫做烧钱,强迫司机接单造成拒载那是运营策略脑残,让乘客取消是不重视用户体验,至于没有电话客服只能用邮件投诉,这个嘛……估计早被黑成翔了。可是轮到Uber,连Bug都充满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美感。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人家Uber有中文名啊,人民优步,为啥大家还都喜欢用Uber?大概这样显得逼格高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