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机 | 被淘汰的旧货又成了商场里的抢手货
  • 来源:界面新闻
  • 2017-06-27 12:25

当周围的朋友都在讨论该买什么品牌的扫地机器人时,杨舒却带着一把从旧货市场淘到的竹条扫帚回了家。

“我觉得还是这种扫帚最好用,”今年四十岁的杨舒上一次用类似的清洁工具还在学生时代,而除了扫帚,她不久前还买了几张老式的木头小板凳摆在家里,“我也用过高科技产品,用了一圈后,反倒觉得以前的东西是最好用的,简单、实在,没那么多花架子。”

杨舒说的“好用”可能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这个词在这个语境中与效率关系不大,毕竟不管是扫帚还是板凳,这些“以前的东西”都已在技术发展后被使用效率更高的新兴事物所替代,成为了市场选择后的淘汰品。

她的这种偏好更关乎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也曾经蔓延在二战后经历了消费主义热潮后转而追求极简、经典、本真的日本社会中。套上现在的热门词汇说,杨舒应该算是正在经历“消费升级”的一群人。他们在经历了一段大买特买的时期后,所追求的好东西不必再是最新、最好、最酷的。相反,传统、简单、实用、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他们现在想要的。


19.jpg

杨舒代表的群体不算小。无需引用那些关于中国消费趋势变化的报告中的数据,光看看这两年兴起的专卖“传统旧物”的门店们,也能感受到这群人的存在,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巨大市场需求。

比如,已经小有名气的独立店铺有2008年就成立的“失物招领”以及2012年诞生的“日用之道”;大品牌参与其中的有无印良品,它在2003年发起了Found MUJI项目——一个将世界各地好设计搜索、聚集,再加工后投入市场销售的项目——并在2008年能将项目发展至中国;再不济,还有生意从来没有冷清过的旧货市场,尤其是北京的不少旧货市场,是“文青们”扎堆探访淘宝贝的胜地——日本设计师、无印良品设计总监原研哉也曾为了Found MUJI的项目前往北京的旧货市场走访。

“传统物件是人们花费长时间钻研至今,凝聚了生活和制造的智慧的东西,”无印良品商品企划和产品开发部门方面向界面记者讲述了为什么做了一个销售旧货的Found MUJI项目,“我们希望能让大家(通过Found MUJI)重新认识早已熟知的身边工具的魅力。”


20.jpg

失物招领家具展 

让大家重新注意或者说认识生活里的那些传统日用品,是Found MUJI、日用之道、失物招领这样的店都在做的事。

不过,比起单纯的搜罗和展示,这些品牌做得更多,以致于它们销售的很大一部分产品,在严格意义上已经不能被算作”旧物“。这些产品都有被改变或者说改良,有的变了材质、有的换了工艺,也有的改了尺寸。顾客可以从中看见“旧物”的影子,但它们都已经是新的产品了。所以,也许把它们称作旧物改良型设计会更合适。

“旧物的说法不够准确,也许喊它们作经典设计更好,我们从中获得灵感,然后用比较中式的方法, 改掉材质、改掉面料、加入新鲜的元素和设计,最后成为自己的产品。”失物招领市场总监袁月解释了品牌发展初期的产品开发思路,“这是我们一直不避讳谈的,这的确是一个讨巧的方法。”


21.jpg

失物招领

在《无印生活研究所》一书中,相关方法的讨巧之处有通过介绍Found MUJI的理念被详细阐释。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找到能与人们日常生活产生情感联系的设计,再加以做出更符合当下社会背景及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改良。这样一来,顾客更容易因情感纽带而被产品吸引,从而花钱为看着没什么新鲜的旧东西买单——就像杨舒会对年少时候最常见的扫帚和板凳重新产生兴趣一样。

同时,品牌也能由此节约研发阶段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对于新兴小品牌的早期发展尤其意义重大。

“而且从以前用过的东西里寻找设计原型,也是个可以延续的过程。现在中国年轻人对各国文化都很熟悉,而越熟悉某种文化,就会越明确知道自己归属的风格。所以他们会想要纯正的、适应中国式生活的产品。”日用之道创始人高一强一番话又对上面的论述做了补充。在接受《网易家居》的采访时,他进一步明确道,“越是日用品,越平凡,不引人注目,却又默默支撑生活......日用之道的目标就是要生产这样自然的产品,提供中国人能使用的日常生活产品”。


22.jpg

失物招领

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物件都适合进行现代化改良,转而重新进入大众消费者的视野。

Found MUJI在开发新产品时,会去搜罗“能够作为工具使用”,同时价格、安全性都合适,且能实现一定规模量产的产品。

举个例子,Found MUJI China曾经展出和销售过一个系列的青白瓷餐具。无印良品在开发这款产品时保留了传统青白瓷的用料和工艺,但在尺寸设定和设计语言上,做了更符合现代中国顾客生活方式及审美标准的调整。

实际上,如何让传统产品成为一件符合当下生产力水平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商品,是所有卖改良式旧货的商家都需要解决的。新技术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但是使用的规模如何亦是想要做这门生意的品牌或设计师需要想清楚的问题。多了失了“传统”的意义,少了又无法与时俱进,实现商品化。


23.jpg

“民艺日常”活动现场展示的古铁纱灯 

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名为“民艺日常”的活动中,不少年轻一代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带着自己的作品齐聚一堂。他们对于技术以及传统手艺保持不同的观点。有趣的是,他们却都在面对差不多的问题。

“我觉得新技术和传统设计融合时,新技术运用至少要占到一半的比重。”说话的人叫作周贞徵。她参与设计了新型的古铁纱灯,在制作工艺以及照明设计上都做了现代化的处理,使得灯具的保存时效以及照明效果都较传统版本有很大提升。这种改良使得纱灯从实用性的角度更能吸引顾客购买。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纱灯的基本制作手法不变的前提下,每一盏灯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因此,高售价和低产量的状况决定了这盏灯更像是个半工艺品,面向的顾客群体相对小众。

同场展示技艺还有制作泉州木偶头的黄国顺。木偶本是福建一带神佛庆诞、迎神赛会演出时必备的日用品,但发展至今更多只有收藏意义。按照黄国顺的说法,现在多是台湾地区、日本收藏家购买木偶头,主要是做收藏、展示用,极少数情况也会用于布袋戏等戏曲演出用。这种功能性的改变与产量有很大关系,即使是个最简单的偶头,黄国顺一个人制作也需要用上三五天的功夫才能完成。当然,社会风尚的概念也有关系,毕竟现在观赏木偶戏已经不再是主流的娱乐和庆典方式。


24.jpg

“民艺日常”活动现场的木偶头展示 

“可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大众呢?没错,大众市场可以让技艺有更好地传承,也能让品牌在商业上有更大的成功,但有些东西可能就是更适合以一种更接近艺术品的形式存在,这也是一种市场。”与周贞徵一起设计了古铁纱灯的美国设计师Catherine McMahon说。

从文化传承和艺术传播的角度看,品牌们在做的关于旧物改良设计的尝试又有了更崇高的意义。但处在一个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只在乎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设计很容易将市场越做越窄。

“从2008年到2011年,我们一直延续着从1960年代左右的旧货中找灵感,到了2012年我们又把时间往前推了一些,推到明代,但现在已经基本没有继续这么做了,因为我们发现当下背景和客群更想要的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家居生活,除非是拥有特定文化心理需要的人,才会去买完全中式的家居产品,但这只是一个小众的需求。”袁月说。


25.jpg

日用之道的旧物改良式设计走中国风路线,但看起来却没有那么中式 

显然,不是所有品牌都会如McMahon一样,只想守住一方小众市场。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无印良品在推行Found MUJI项目时给人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目前,该项目已延伸至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但每一个国家被搜罗到的产品都不算太多,而且经过改良后,这些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在审美和功能性上都具有更普遍的价值。比起纵深拓展单个地域市场,无印良品把拓展重点放在了横向低于市场的扩张上,以不断丰富“传统”的概念。

对比看,高一强的日用之道将中式做得不那么显眼。他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强调不该追求形式上的“新中式”,而该看重中国人的生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这两年的失物招领索性转而卖起了更多元的设计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开售别国的设计,失物招领仍然保持了过往中国旧物家具的风格。

“我们有自己设计的家居产品,也开始在代理一些日本的品牌,”袁月说,“在陈列中这些产品也没有特别区分开,因为它们摆在一起也不会冲突。

精彩推荐>>>

☆短信营销,威力居然这么大!你用对了么?

☆终于知道怎么填高考志愿了!马云:想在未来拿高薪就去学这个

★戳我,了解更多生意资讯!


请关注秦丝官方公众号:秦丝生意百科

©  秦丝科技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53号